成語:判然兩途
拚音 pàn rán liǎng tú
解釋 指兩者有明顯的區別。
出處 明·海瑞《凡廖錦台膺首薦序》:“人之所以責官,人之所以責士,判然兩途矣。”
例子 自經前歲戰事,始悉局外空談與局中實際,~。 《清史稿•交通誌一》
典故
述補 像兩條不同的路一樣區別明顯。
明·海瑞《贈廖錦台膺首薦序》:“人之所以責官,人之所以責士,~矣!”△多用於指人事的區別。
→截然不同。
也作“判若兩途”、“截然兩途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