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批其逆鱗
拚音 pī qí nì lín
解釋 批:觸;逆鱗:倒生的鱗。觸犯了龍喉下的逆鱗。比喻臣下直言勸諫,觸犯君主。也比喻弱國侵犯強國。
出處 《戰國策•燕策三》:“秦地遍天下,威脅韓、魏、趙氏,則易水以北,未有所定也。奈何以見陵之怨,欲批其逆鱗哉?”
典故
批:觸。
逆鱗:倒生的鱗。
比喻臣下直言勸諫,觸犯君主。
也比喻弱國侵犯強國。
語本《韓非子.說難》:“夫龍之為蟲也,柔可狎而騎也;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,若人有嬰之者,則必殺人,人主亦有逆鱗,說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,則幾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