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青白眼
拚音 qīng bái yǎn
解釋 青眼:眼珠在中間,是正視時的目光;白眼:眼珠偏向一側,是斜視時的目光。用青、白兩種眼光看人。比喻待人因人地位不同而不同。
出處 《晉書•阮籍傳》:“阮籍母終,籍見禮俗之士,以白眼對之。及嵇喜來吊,籍作白眼,喜不懌而退。喜弟康聞之,乃齎酒挾琴造焉,籍大悅,乃見青眼。”
例子 阮籍嗜酒善嘯,不循禮法,平居嚐為~,與人莫逆,方覺垂青,否即反白。 蔡東藩《兩晉演義》第十回
典故
青眼:直視,比喻受到重視。
白眼:眼睛上翻,比喻受到輕視。
形容看人下菜,為人勢利。
阮籍事跡見前“得意忘形”。
他為人性格怪異,不拘禮法,能用黑眼珠、白眼珠看人。
遇到凡夫俗子,便以白眼相看;看見誌同道合之人,才以黑眼珠相待。
他的母親死時,嵇喜來吊唁,阮籍視以白眼,嵇喜很不高興的走了。
他的弟弟嵇康聽到後,便帶著酒,挾著琴來看他,阮籍非常高興,乃以青眼視之。
【出典】:《晉書》卷49《阮籍傳》1361頁:“籍又能為青白眼,見禮俗之士,以白眼對之。及嵇喜來吊,籍作白眼,喜不懌而退。喜弟康聞之,乃齎酒挾琴造焉,籍大悅,乃見青眼。”
【例句】:唐·李白《上安州李長史書》:“青白其眼,懵而前行,亦何異撫莊公之輪,怒螳螂之臂。” 清·敦誠《贈曹雪芹》:“司業青錢留客醉,步兵白眼向人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