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天視自我民視,天聽自我民聽
拚音 tiān shì zì wǒ mín shì tiān tīng zì wǒ mín tīng
解釋 天視、天聽:古人認為天有意誌和知覺,可以視聽。天的視聽通過人民的視聽來體現。指按人民的意願和喜好辦事。
出處 《尚書•泰誓中》:“天視自我民視,天聽自我民聽。”
例子 分明是天理人情的一段公案,~。據此看去,明日的事,隻怕竟有個八分成局哩。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六回
典故
天視、天聽:古人認為天有意誌和知覺,可以視聽。
上天的視聽通過人民的視聽來體現。
舊時常用以規勸最高統治者要俯察民情。
語出《書.泰誓中》:“天視自我民視,天聽自我民聽。”孔安國傳:“言天因民以視聽,民所惡者,天誅之。”唐.陳子昂《為朝官及嶽牧賀慈竹再生表》:“臣聞天視自我人視,天聽自我人聽。故堯臣放命,降震怒之災;姬聖尊仁,受昭事之福。”(按:“人”當作“民”,唐人避諱改。)《兒女英雄傳》一六回:“分明是天理人情的一段公案。天視自我民視,天聽自我民聽。據此看去,明日的事,隻怕竟有八分成局哩!”馮玉祥《致李濟深將軍最後的一封信》:“我們的哲學是‘天聽自我民聽,天視自我民視。’這是說明,全國人民、工農大眾喜歡什麽,我們說什麽;喜歡什麽,我們作什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