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以為口實
拚音 yǐ wéi kǒu shí
解釋 作為談資。也指作為指責、攻擊他人的把柄。
出處 《左傳•襄公二十二年》:“若不恤其患,而以為口實,其無乃不堪任命,而翦為仇讎,敝邑是懼。”
例子 宰相命奉使即行遣,苗請付司詳議,勿使憲司~。 清·畢沅《續資治通鑒》卷二百十九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用於書麵語
典故
原意是作為談話的資料。
《三國誌.蜀誌.諸葛亮傳》:“黎庶追思,以為口實。”後指作為指責、攻擊的把柄。
也作【引為口實】。
許德珩《回憶蔡元培先生》:“蔡元培先生返校後,北洋軍閥政府對他在教育事業上力圖革新,極為不滿,尤其對於北京大學男女同校一節,引為口實。”
近義詞 引為口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