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衣冠掃地
拚音 yī guān sǎo dì
解釋 指舊時士大夫寡廉鮮恥,喪盡名節。
出處 《舊唐書•薛廷珪等傳論》:“自唐祚橫流,衣冠掃地,苟無端事,孰恢素風。”
例子 清·侯方域《擬思宗改元廷臣謝表》:“家國無人,~。”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用於書麵語
典故
指士大夫名節廉恥喪失殆盡。
《舊五代史.唐書.薛廷珪等傳論》:“自唐祚橫流,衣冠掃地,苟無端士,孰恢素風。”元.成廷珪《四明張文海母婁節婦詩》:“江淮喪亂複何有,衣冠掃地悲窮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