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玉碎瓦全
拚音 yù suì wǎ quán
解釋 寧做玉器被打碎,不做瓦器而保全。比喻寧願為正義事業犧牲,不願喪失氣節,苟且偷生。
出處 《北齊書•元景安傳》:“豈得棄本宗,逐他姓,大丈夫寧可玉碎,不能瓦全。”
例子 夫~,糊塗語也。以張學良之聰明,乃不為之。 林語堂《中國人之聰明》
典故
《北齊書.元景安傳》:“大丈夫寧可玉碎,不能瓦全。”
又《南史.王僧達傳》:“大丈夫寧當玉碎,安可以沒沒(無聲無息,無所作為)求活!”
玉碎,是一個比喻,玉價高貴,玉質堅硬,捶擊即碎,喻指人品高貴,性格堅強,能保持氣節而勇於犧牲。
瓦全,也是比喻,瓦是低賤粗俗之物,喻指人不顧名節,苟且偷生。
宋文天祥《赴闕》詩:“役役(勞苦不休)慚金注(指金注碗,是宋恭帝對詩人的詔賜,體現“注倚”之意),悠悠(憂思的樣子)歎瓦全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