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烏台詩案
拚音 wū tái shī àn
解釋 宋 朋九萬《東坡烏台詩案》載:宋 蘇軾因反對新法,遭到貶官流徙。他寫詩寄意,表達自己的感受。元豐二年(1079年)受到彈劾,坐作詩謗訕,下禦史台(烏台)問罪。當時稱為“烏台詩案”。後被列入曆史上文字獄的典型案例。宋 周必大《二老堂詩話.記東坡烏台詩案》:“元豐己未,東坡坐作詩謗訕,追赴禦史獄。當時所供詩案,今已印行,所謂《烏台詩案》是也。”
拚音 wū tái shī àn
解釋 宋 朋九萬《東坡烏台詩案》載:宋 蘇軾因反對新法,遭到貶官流徙。他寫詩寄意,表達自己的感受。元豐二年(1079年)受到彈劾,坐作詩謗訕,下禦史台(烏台)問罪。當時稱為“烏台詩案”。後被列入曆史上文字獄的典型案例。宋 周必大《二老堂詩話.記東坡烏台詩案》:“元豐己未,東坡坐作詩謗訕,追赴禦史獄。當時所供詩案,今已印行,所謂《烏台詩案》是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