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去病忘家
拚音 qù bìng wàng jiā
解釋 指霍(huò或)去病(大將軍衛青姐姐少兒所生之子)為抗擊匈奴(北方遊牧民族)貴族侵擾,公而忘私。後以此典形容人胸懷壯誌,決心建功立業。西漢驃(piào票)騎將軍(品秩同大將軍,與三公同位)霍去病討伐匈奴貴族南擾,屢立戰功。漢武帝特給建造府第,讓他去看看,霍去病回答說:“匈奴還未消滅,不用經營自家!”因此漢武帝更加看重寵愛他。此典又作“霍勳”、“匈奴未滅”、“去病不為家”、“忘家”。
例子 唐·駱賓王《宿溫城望軍營》:“投筆懷班業,臨戎想霍勳。” 唐·陳子昂《送魏大從軍》:“匈奴猶未滅,魏絳複從戎。” 唐·蘇頲《同餞陽將軍》:“然明方改俗,去病不為家。” 宋·楊億《駕幸河北起居表》:“師人多寒,感恩而皆同挾纊;匈奴未滅,受命而孰不忘家。” 清·歸莊《讀鄭所南心史》:“程嬰忍死難存趙,去病忘家未滅奴。”
典故
《史記》卷111《衛將軍驃騎列傳》2939頁:“天子為治(修治;建造)第(府第。上等房屋;大宅院),令驃騎視之,對曰:‘匈奴未滅,無(不)以(用)家為(為家,經營自家)也!’由此上益重愛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