拚音
        míng guò qí shí
    
    
         解釋
        名聲超過實際才能。
    
    
         出處
        漢·韓嬰《韓詩外傳》卷一:“故祿過其功者削,名過其實者損。”
    
    
         例子
        臣向者~,食浮於人,兄弟並竊於賢科,衣冠或以為盛事。 宋·蘇軾《謝量移汝州表》
    
    
         語法
        作謂語、定語;指名聲超過實際才能
    
    
         典故
        名聲大於實際。
《韓詩外傳》卷一:“故祿過其功者削,名過其實者損。”《晉書.齊獻王攸傳》:“齊王名過其實,而天下歸之。今自薨隕,社稷之福也,陛下何哀之過!”宋.蘇軾《謝量移汝州表》:“臣向者名過其實,食浮於人,兄弟並竊於賢科,衣冠或以為盛事。”
 
         
         近義詞
        名不副實 , 名聲過實
    
    
         反義詞
        名副其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