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楊仆移關
拚音 yáng pū yí guān
解釋 漢武帝時,樓船將軍楊樸功勳卓著。他是河南新安人,認為自己是關外人(即籍貫為函穀關以東的人)不光彩。他上書武帝請求把函穀關向東遷移300裏,以其自家資財為經費。武帝批準了這個請求,元鼎三年(前114年)冬天,把陝西函穀關東移到河南新安。把舊關改名為弘農縣,兩地相距300裏。後以此典詠其事。
例子 唐·劉禹錫《寄楊虢州與之舊姻》:“阮郎無複田中舊,楊仆卻為關外人。” 唐·李德裕《初歸平泉過龍門南嶺遙望山居即事》:“惆悵懷楊仆,慚為關外人。” 唐·李商隱《荊山》:“楊仆移關三百裏,可能全是為荊山。” 唐·李瀚《蒙求》:“楊仆移關,杜預建橋。”
典故
《漢書》卷6《武帝紀》183頁:“(元鼎)三年冬,徙函穀關於新安。以故關為弘農縣。”應劭注曰:“時樓船將軍楊仆數有大功,恥為關外民,上書乞徙東關,以家財給其用度。武帝意亦好廣闊,於是徙關於新安,去弘農三百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