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青雲自致
拚音 qīng yún zì zhì
解釋 青雲:原意青天;高空。此處引申為高官顯爵。此典指須賈對範雎(suī綏)說:想不到您能自己達到青雲之上高官顯爵。後以此典比喻官運亨通,升遷高位。戰國時魏國人範雎在中大夫須賈手下做門客時,曾隨須賈出使齊國。齊襄王聽說範雎能說善辯,派人送給禮金,範雎辭謝。須賈知道後,懷疑範雎私通齊國,回魏國就告訴相國魏齊。魏齊派人毒打範雎昏死,丟在廁所裏,範雎醒來逃出相府,躲在好友鄭安平家,改名張祿。秦昭王派使者到魏國,鄭安平將範雎推薦給秦使,使者設法將他帶到秦都鹹陽(今陝西鹹陽東北)。範雎的才華得到秦昭王信任,當上秦相國。公元前266年,秦國準備發兵攻打韓、魏兩國,魏國派須賈去秦國請和。通過詢問守門人得知秦相國張祿就是原來的範雎。須賈大吃一驚,自己知道受騙了,就脫衣露體,跪著前進,通過守門人認罪求情。這時範雎坐在富麗堂皇的帷帳中,侍從人員很多,接見須賈。須賈磕頭,自稱死罪,說道:“我想不到您能自己達到青雲之上高官顯爵,我從此不敢再讀天下的書,不敢再參與天下的政治活動。我犯了該烹的死罪,願把自己放逐到野蠻地區去,是死是活,都聽憑您處理。”此典又作“青雲直上”、“青雲器”、“登青雲”、“飛上青雲”、“青雲路”。
例子 南朝齊·孔稚圭《北山移文》:“度白雪以方潔,幹青雲而直上。” 唐·李白《獻從叔當塗宰陽冰》:“顧慚青雲器,謬奉玉樽傾。” 李白《冬夜醉宿龍門》:“青雲當自致,何心求知音?” 唐·高適《酬李少府》:“君若登青雲,吾當投魏闕。” 唐·劉禹錫《寄毗陵楊給事》:“青雲直上無多地,卻要斜飛取勢回。” 宋·黃庭堅《次韻晁補之廖正一》:“無因自致青雲上,浪說諸公見嗟賞。” 宋·楊萬裏《聞一、二故人相繼而逝》:“故人複雙人,飛上青雲端。” 宋·辛棄疾《菩薩蠻·送曹君之莊所》:“人間歲堂堂去,勸君快上青雲路。”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19回:“但我雖不曾中那進士,卻也教育了無數英才,看將起來,大半都要青雲直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