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漢飛將軍
拚音 hàn fēi jiāng jūn
解釋 指李廣威鎮邊疆,匈奴稱為“飛將軍”,不敢侵擾。後以此典借指勇猛善戰、威名遠震的軍事將領。李廣(?——前119年),隴西成紀(今甘肅靜寧西南)人,猿臂善射,漢文帝時,參加反擊匈奴貴族攻掠之戰爭,為郎(皇帝侍從官)、武騎常侍(郎官加銜)。景帝、武帝時,任隴西(治所今甘肅臨洮南)、北地(治所今甘肅慶陽西北)太守(一郡行政長官)。匈奴入侵,殺死遼西(治所今遼寧義縣西)太守,又打敗韓安國將軍,被調走。武帝任命李廣為右北平(治所今遼寧淩源西南)太守。李廣守右北平威鎮邊疆,匈奴聽到他名聲,尊稱為“漢朝的飛將軍”,躲避他幾年,不敢接戰,也不敢侵入騷擾右北平地區。此典又作“飛將”、“李飛將”、“漢飛將”、“隴西飛將”、“飛將軍”。
例子 唐·王昌齡《出塞》:“但使龍城飛將在,不教胡馬渡陰山。” 唐·李白《古風》之六:“誰憐李飛將,白首沒三邊。” 唐·溫庭筠《避水謠》:“虜塵如霧昏亭障,隴首年年漢飛將。” 宋·辛棄疾《滿江紅》:“人盡說,君家飛將。舊時英烈。” 明·陳子龍《猛虎行》:“君不見漢帝誇胡獵火紅,陝西飛將彎長弓。” 清·趙執信《虎倀行》:“天上忽落飛將軍,勁箭出手霹靂奔。”
典故
《史記》卷109《李將軍列傳》2871頁:“匈奴入殺遼西太守,敗韓將軍,”“於是天子乃召拜廣為右北平太守。”“廣居右北平,匈奴聞之,號曰‘漢之飛將軍’,避之數歲,不敢入右北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