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長卿多病
拚音 zhǎng qīng duō bìng
解釋 指司馬相如稱病不參與政務。後以此典喻文人稱病家居,不慕做官。司馬相如(前179年——前117年),字長卿,蜀郡成都(今四川成都)人。因慕藺相如為人,故更名相如。少時好讀書,口吃而善著書,並可擊劍、彈琴。他有消渴疾(即糖尿病),與臨邛(Qióng窮,今四川邛崍縣)才女卓文君結夫妻,卓父分給錢財。他入仕做官後,一直不肯參與政務而稱病閑居,不慕官爵。曾任孝文園令。後又因病免職,住在茂陵(今陝西興平縣東北)。著有《子虛》、《上林》、《大人》等賦,文詞富麗,篇末寄寓諷諫,他是西漢辭賦家。此典又作“多病馬卿”、“消渴”、“臨邛渴”、“相如渴病”、“多病文園”、“病渴”、“病損茂陵”、“文園病客”、“相如病”。
例子 唐·杜甫《上韋左相二十韻》:“長卿多病久,子夏索居頻。” 唐·杜甫《即事》:“多病馬卿無日起,窮途阮籍幾時醒。” 唐·杜甫:“秋日夔府詠懷一百韻》:“飄零仍百裏,消渴已三年。” 唐·李商隱《令狐八拾遺綯見招送裴十四歸華州》:“嗟餘久抱臨邛渴,便欲因君問釣磯。” 宋·黃庭堅《以梅饋晁深道戲贈》:“相如渴病應須此,莫與文君蹙遠山。” 宋·張元幹《十月桃》:“有多情多病文園,向雪後尋春,醉裏憑欄。” 宋·吳文英《憶舊遊·別黃澹翁》:“歎病渴淒涼,分香瘦減,兩地看花。” 宋·張炎《解連環·拜陳西麓墓》:“縱荷衣未改,病損茂陵,總是離索。” 元·張埜《奪錦標·七夕》:“誰念文園病客?夜色沉沉,獨抱一天岑寂。” 明·馮惟敏《新水令·又仰高亭自壽》:“心不關杜甫愁,身不惹相如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