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樹楊之喻
拚音 shù yáng zhī yù
解釋 《戰國策.魏策二》:“田需貴於魏王,惠子(即惠施,戰國時著名的思想家,宋國人,曾在梁為相,他是莊周的朋友。他的學說多舛駁,雖善辯,但言論多有偏見)曰:‘子必善左右。今夫楊,橫樹之則生,倒樹之則生,折而樹之又生;然使十人樹楊,一人拔之,則無生楊矣。故以十人之眾,樹易生之物,然而不勝一人者,何也?樹之難而去之易也。今子雖自樹於王,而欲去子者眾,則子必危矣。’”
拚音 shù yáng zhī yù
解釋 《戰國策.魏策二》:“田需貴於魏王,惠子(即惠施,戰國時著名的思想家,宋國人,曾在梁為相,他是莊周的朋友。他的學說多舛駁,雖善辯,但言論多有偏見)曰:‘子必善左右。今夫楊,橫樹之則生,倒樹之則生,折而樹之又生;然使十人樹楊,一人拔之,則無生楊矣。故以十人之眾,樹易生之物,然而不勝一人者,何也?樹之難而去之易也。今子雖自樹於王,而欲去子者眾,則子必危矣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