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廣漢鉤距
拚音 guǎng hàn gōu jù
解釋 廣漢:趙廣漢(?-前65年)字子都。涿郡蠡吾(今河北博野西南)人,年輕時任州郡官吏,以廉潔、敏捷、幹練,禮賢下士聞名。漢宣帝時,任潁川太守,後升任京兆尹。鉤距:盤問人的一種方法,從側麵提問,輾轉推究,來弄清事實真相。趙廣漢能力很強,處理政務精明細致。特別是善於“鉤距”來通曉明察各類事物。比如想要了解馬的價格,就先打聽狗的價格,問完羊的價格,再去問牛的價格,然後加以比較推究,那麽馬的合理價格就可以從側麵推導出來了。後以“廣漢鉤距”為詠能官良吏的典故。
例子 南朝陳·徐陵《晉陵太守王厲德政碑》:“問羊知馬,鉤距兼設。” 唐·白居易《七年春題府廳》:“推誠廢鉤距,示恥用蒲鞭。” 唐·李瀚《蒙求》:“廣漢鉤距,弘羊心計。” 清·蔣湘南《撚子》:“請用趙廣漢,鉤钜先塞竇。”
典故
《漢書》卷76《趙廣漢傳》3199、3202頁:“趙廣漢字子都,涿郡蠡吾人也,故屬河間。少為郡吏、州從事,以廉潔通敏下士為名。”“廣漢為人強力,天性精於吏職。見吏民,或夜不寢至旦。尤善為鉤距,以得事情。鉤距者,設欲知馬賈(jià價,通‘價’),則先問狗,已問羊,又問牛,然後及馬,參伍其賈(通“價”),以類相準,則知馬之貴賤不失實矣。唯廣漢至精能行之,它人效者莫能及也。”晉灼注曰:“鉤,致;距,閉也。使對者無疑,若不問而自知,眾莫覺所由以閉,其術為距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