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滄浪濯纓
拚音 cāng làng zhuó yīng
解釋 《孟子.離婁上》:“有孺子歌曰:‘滄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纓;滄浪之水濁兮,可以濯我足。’孔子曰:‘小子聽之!清斯濯纓,濁斯濯足矣,自取之也。’”又《楚辭.漁父》載:楚國 屈原被流放到江南湘 沅,形容憔悴,在江畔吟詩,遇一漁父問他:“子非三閭大夫與?何故至於斯?”屈原曰:“舉世皆濁我獨清,眾人皆醉我獨醒,是以見放。”漁父勸他“與世推移”,屈原表示寧葬魚腹也要抗拒世俗塵埃,保持清白。漁父笑著唱上述歌謠,劃船而去。後因以“滄浪濯纓”表示避世抗俗。宋 範成大《寄題潭帥王樞使佚老常》詩:“孺子滄浪濯纓處,千載新堂來卜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