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沉衣中流
拚音 chén yī zhōng liú
解釋 魏仁浦河中沉衣立誓發達事。魏仁浦(911-969年)字道濟,衛州汲縣(今河南省北部)人。幼年喪父,家境十分貧寒。13歲時,母親借來黃色細絹為他縫製了一件夏衣。他非常感慨,說:“我做兒子的不能供養老人,反讓母親為我借絹製衣,怎能讓我心安呢?”說話間慨然淚下。從此便告別母親前往洛陽,過黃河時,他把這件衣服沉入河中,並發誓:“將來如不顯貴發達,誓不再渡此河!”後晉末,為隸樞密院小史。他恪於職守,辦事謹慎。後周太祖郭威即位後,授為樞密副承旨,不久遷為右羽林將軍,充承旨。周世宗柴榮即位,升為右監門衛大將軍、樞密副使。隨周世宗征戰高平。勝利還師後,拜為檢校太保,樞密使。後遷中書侍郎平章事、集賢殿大學士兼樞密使。當周世宗要任魏仁浦為宰相時,有人議論說他不是科第出身,不宜拜相。周世宗說:“古人當宰相的那能都是科第出身?”遂決意任魏仁浦為相。魏仁浦沉衣中流時的誓言完全實現了。後常以此典鼓勵人立誌發奮。
典故
《宋史》卷249《魏仁浦傳》8802頁:“魏仁浦字道濟,衛州汲人。幼孤貧,母為假(借)黃縑(jiān兼,細絹)製暑服,仁浦年十三,歎曰:‘為人子不克供養,乃使慈母求貸以衣我,我能安乎!’因慷慨泣下。辭母詣洛陽,濟河沉衣中流,誓曰:‘不貴達,不複渡此!’晉末,隸樞密院為小史,任職端謹,儕(chái柴,同輩)輩不能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