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穀口耕
拚音 gǔ kǒu gēng
解釋 穀口:地名,在今陝西涇陽縣西北。鄭子真,西漢隱士,修身養性,不是自己織布做成的服裝就不穿,不是自己種的糧食就不吃。漢成帝時,大將軍王鳳禮聘鄭子真出山,但他始終不改初衷,在穀口岩下耕種莊稼,在京城以清高著稱於時。後因作詠隱士之典。
例子 唐·李白《贈韋秘書子春》之一:“穀口鄭子真,躬耕在岩石;高名動京師,天下皆籍籍。” 唐·杜甫《江雨有懷鄭典設》:“穀口子真正憶汝,岸高攘滑限西東。” 唐·徐夤《嵐似屏風》:“山中宰相陶弘景,穀口耕夫鄭子真。” 唐·劉長卿《尋龍井楊老》:“柴門草舍絕風塵,空穀耕田學子真。” 唐·羅隱《皇陂》:“輸他穀口鄭夫子,偷得閑名直至今。” 唐·張喬《七鬆亭》:“已比子真耕穀口,豈同陶令臥江邊。” 宋·黃庭堅《次韻寅庵》:“略有生涯如穀口,非無卜肆在成都。” 宋·黃庭堅《薛樂道自南陽來入都作詩餞行》:“生涯穀口耕,世事邯鄲夢。” 元·張養浩《普天樂》:“子真穀口,元龍樓上,其樂無涯”。 元·楊載《題趙千裏山水扇麵歌》:“君不見,鄭子真,躬耕穀口垂千春”。 清·錢謙益《高郵道中簡顧所建》:“負米我來歸穀口,驚弓君莫問壺興。”
典故
《漢書》卷72《王貢兩龔鮑傳·序》3056、3057頁:“其後穀口有鄭子真,蜀有嚴君平,皆修身自保,非其服弗服,非其食弗食。成帝時,元舅大將軍王鳳以禮聘子真,子真遂不詘(通“屈”)而終。”“穀口鄭子真不詘其誌,耕於岩石之下,名震於京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