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逍遙遊
拚音 xiāo yáo yóu
解釋 ①指自然無為、閑適自樂的人生哲學。唐陸龜蒙《補沈恭子詩》: “雖非放曠懷,雅奉逍遙遊。” ②借指自由自在的旅行。康有為《癸卯三月久居印度……》詩: “逍遙遊去也,故國整歸鞭。” ●《莊子·逍遙遊》: “若夫乘天地之正,而禦六氣之辯,以遊無窮者,彼且惡乎待哉! 故曰: 至人無己,神人無功,聖人無名。” 又見《讓王》: “舜以天下讓善卷,善卷曰: ‘餘立於宇宙之中,冬日衣皮毛,夏日衣葛絺。春耕種,形足以勞動,秋收斂,身足以休食。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逍遙於天地之間,而心意自得。吾何以天下為哉! 悲夫,子之不知餘也。’ 遂不受。” 乘:順。正: 指本性。莊子以為隻有完全不借助於外部條件的人,才能在天地之間取得真正的自由,成為逍遙自在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