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僧祇劫 |
佛教語。謂無數極長之時節。 晉 法顯 《佛國記》:“菩薩從三阿僧祇劫,苦行不惜身命。... |
阿忒迷失 |
古蒙古語。指六十。 清 錢大昕 《十駕齋養新錄·蒙古語》:“﹝ 元 人﹞亦有以畏吾語命... |
阿伽陀藥 |
梵語Agada的音譯。意為萬應靈藥。《百喻經》書末偈語:“如阿伽陀藥,樹葉而裹之。取藥... |
阿毗達磨 |
梵語Abhidharma的音譯,或譯為“阿毗曇”。(1)指解說和論證佛經義理的一種體裁,成就佛... |
阿權膴仕 |
阿附權勢,以求得高位厚祿。 清 周亮工 《書影》卷一:“ 璂 則不能無辨:嚐考黨人之內... |
阿呼地獄 |
佛教語。謂甚苦之地獄。《法苑珠林》卷十一:“此諸眾生受嚴、切苦、逼迫之時,叫喚而... |
阿基米德 |
(前287-前212)古希臘學者。生於西西裏島的敘拉古(今意大利錫拉庫薩)。確定了許多物體表... |
阿迦嚧香 |
沉香的別稱。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木一·沉香》﹝釋名﹞:“沉水香,蜜香……《南越... |
阿芙蓉膏 |
熬製成黑色膠狀的鴉片。 清 蕊珠舊史 《京塵雜錄·長安看花記》:“丁酉夏,服阿芙蓉膏... |
阿伽門農 |
希臘神話中的邁錫尼王。因弟媳海倫被特洛伊王子帕裏斯誘走,組織希臘聯軍遠征特洛伊。... |
阿賴耶識 |
亦作“ 阿黎耶識 ”。梵語的譯音。意譯為“藏識”。為佛教大乘唯識宗的內在心識的第八... |
阿郎雜碎 |
方言。羅唆麻煩。《醒世姻緣傳》第七一回:“平白地給我磕甚麽頭?阿郎雜碎的,我見他... |
阿拉巴圖 |
滿語。奴隸。 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西域用兵始末》:“當是時, 大策零 王孫 達瓦齊 與... |
阿剌吉酒 |
燒酒的別稱。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穀四·燒酒》﹝釋名﹞:“火酒,阿剌吉酒。” 清... |
阿梨訶咃 |
草名。蓽茇的別稱。氣熱味辛香,可入藥用。子可作調味品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·木篇... |
阿羅漢果 |
佛教語。小乘謂斷一切嗜欲和煩惱並出三界生死者,稱為得到阿羅漢果。《百喻經·三重樓... |
阿羅耶識 |
即阿賴耶識。 章炳麟 《國故論衡·明見》:“臧者,瑜伽師所謂阿羅耶識(此從 真諦 譯... |
阿那波那 |
梵語譯音。意譯為數息觀。佛教靜修之法,數鼻息的出入,使心境恬靜寧一。 清 龔自珍 《... |
阿耨達池 |
梵語Anavatapta的譯音。意譯為“無熱惱”。池名。 唐 代稱為 無熱惱池 。此池在五 印度... |
阿耨達山 |
即 昆侖山 。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“經營 炎火 而浮 弱水 兮” 張守節 正義引 唐 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