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馬不韝雙鞍 |
韝:把鞍轡等套在馬上。一匹馬不套兩個轡,隻套一個。比喻一女不嫁二夫,即從一而終。 |
一鱗隻爪 |
原指龍在雲中,東露一鱗,西露半爪,看不到它的全貌。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。 |
一鳥入林,百鳥壓音 |
比喻威勢壓倒眾人。 |
一鼓而下 |
趁形勢有利或士氣高昂時,一舉打跨敵人或攻占城市。 |
一鼓而擒 |
鼓:擂戰鼓;擒:擒住。作戰開始時,擂第一通戰鼓就把敵人擒獲了。比喻速戰速決。 |
一鼻孔通氣 |
同一個鼻孔出氣。比喻立場、觀點、主張完全一致。 |
一齊二整 |
形容穿戴整齊的樣子。 |
一齊眾咻 |
咻:喧鬧。一個人教導,眾人吵鬧幹擾。比喻學習的環境不好,幹擾很大。 |
一齊天下 |
齊:治理;天下:指全國。指統一全國。 |
一龍九種 |
比喻各人的品質、愛好都不相同。 |
一龍九種,種種有別 |
傳說龍生九子不成龍,各有各的愛好。比喻各人的品質、愛好都不相同。 |
一龜一鶴 |
用以比喻長壽。 |
義不主財 |
指為重義氣者不苟取財物。 |
義不主財,慈不主兵 |
主:掌管。遵從道義就不能掌管錢財,心懷仁慈就不能掌管軍隊 |
義不容卻 |
義:道義;容:允許;卻:推托。道義上不允許推辭。 |
義不容隱 |
隱:隱瞞。就道理上講不應隱瞞,理應直言。 |
義不容默 |
默:沉默。 |
義不屈節 |
節:節操。為了追求正義,決不失去節操。 |
義不得辭 |
義:道義;得:得到;辭:推托。道義上不允許推辭。 |
義不旋踵 |
旋踵:旋轉腳跟。在道義上隻能奮勇向前,不能退縮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