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止不殆,可以長久 |
殆:危險。`16``1`知道適可而止就沒有危險,還可以保持長久。`16``1`戒人不要貪得無厭... |
知止不辱,知足不殆 |
見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”。 |
知止而後有定,定而後能靜,靜而後能安,安而後能慮,慮而後能得 |
止:歸宿。指學習的目的性。`16``1`知道學習目的之所在,然後語言行動有一定的方向;言... |
知音顧 |
謂通曉樂曲之人。宋範成大《古風· 上湯丞相》詩之一: “知音顧已笑,解弦為更張。歸... |
知魚樂 |
形容悠閑自得的心情。宋戴複古《麻城道中》詩: “臨水知魚樂,觀山愛馬遲。” 參見:... |
織錦回文詩 |
【典源】 《文選·江淹〈別賦〉》:“織錦曲兮泣已盡,回文詩兮影獨傷。”李善注引《織... |
織錦字 |
同“織錦回文”。唐 竇鞏《贈蕭都官》詩:“閑尋織錦字,醉上看花船。” |
織錦曲 |
同“織錦回文”。南朝 梁 江淹《別賦》:“織錦曲兮泣已盡,回文詩兮影獨傷。” |
織錦詩 |
借指情詩。宋袁去華《風流子》詞:“腸斷憑肩私語,織錦新詩。” 參見:○織錦回文 |
至於再,至於三 |
一而再,再而三。`16``1`表示反複多次。語出《書.多方》:“爾乃自作不典,圖忱於正,... |
至矣盡矣,不可以加矣 |
至:極限。盡:盡頭。`16``1`讚美之辭,意謂達到了頂點,無以複加。語出《莊子.庚桑楚... |
芝蘭室 |
《孔子家語.六本》:“與善人居,如入芝蘭之室,久而不聞其香,即與之化矣。” |
芝蘭室與鮑魚肆 |
參見:商化芝蘭 |
芝蘭當路,不得不鋤 |
同“芳蘭當門,不得不鋤”。明 張居正《答汪司馬南溟書》:“二三子以言亂政,實朝廷紀... |
芝草無根,醴泉無源 |
芝草:靈芝,瑞草。醴泉:甜美的泉水。芝草沒有根本,醴泉沒有源頭。比喻一個人優異的... |
芝草生 |
《漢書.武帝紀》:“元封二年六月,詔曰:‘甘泉宮內中產芝,九莖連葉。上帝博臨,不... |
鷙鳥將擊,必匿其形 |
猛禽將要搏擊時,一定先將自己的身體隱匿起來。`16``1`比喻軍事上隱蔽實力,伺機進攻。... |
支公好 |
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.言語》:“支道林常養數匹馬。或言:‘道人畜馬不韻。’支... |
支公憐神駿 |
源見“支公好”。指高僧愛重駿馬的俊逸神態。唐 皮日休《重元寺元達年逾八十》詩:“支... |
支公重神駿 |
【典源】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:“支道林常養數匹馬,或言道人畜馬不韻,支曰:‘貧道重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