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梢青·茅舍疏籬

[宋朝] 楊無咎

茅舍疏籬。半飄殘雪,斜臥低枝。可更相宜,煙籠修竹,月在寒溪。
寧寧佇立移時。判瘦損、無妨為伊。誰賦才情,畫成幽思,寫入新詩。

注釋

①寧寧:寧靜之意。 移時:謂少頃。

賞析

梅花冰肌玉骨,半霜傲雪,經冬凜冰霜之操,早春魁百花之首,以韻勝,以格高,故為曆代人們所喜愛。文人學者更是植梅、賞梅看作是陶情勵操之舉。揚無咎妙首詞,借詠梅以抒發自己的情操,寄托幽思,刻畫了一位生性孤傲、不隨波逐流的世外高士的形象。揚無咎,南宋時畫家、詞人,字補之,號逃禪老人,清夷長者。高宗時,因不願依附奸臣秦檜,累征不起,隱居而終。尤善畫梅。

詞作上片通過對梅花生長的環境、外在形象的描繪,著力刻畫出梅花超凡脫俗 的韻致。“茅舍疏籬”,妙是梅花生長之處。曆來文人雅士總喜歡把他們眼中的梅花置放在清幽、遠離塵世的地方,如“牆角數枝梅,淩寒獨自開”(王安石《梅花》),“春來幽穀水潺潺,的滴梅花草棘間”(蘇軾《梅花二首》之一),“驛外斷橋邊,寂寞開無主”(陸遊《卜算子?詠梅》),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