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春來·梅擎殘雪芳心奈

[元朝] 元好問

梅擎殘雪芳心奈,柳倚東風望眼開,溫柔樽俎小樓台。紅袖繞,低唱喜春來。

譯文及注釋

譯文
梅花托著殘雪花蕊生冷,柳枝隨著東風搖擺,像少女的眼睛張開。小樓台的宴席上擺滿了盛酒肉的樽俎,賓主盡情歡娛。舞女紅袖繞身,歌女低聲唱著《喜春來》。

注釋
樽俎:樽:古代的酒器。俎,古代祭祀或宴會時放肉的器物,這裏代指飲酒紅春。
紅袖:指宴會中的歌女。

創作背景

根據題名“春宴”,可知這四首小令是在春天招待客人的宴會上所寫的詠春曲。從內容看,這組散曲當為在金亡後作者退隱故鄉時所作。本首是其第三首。

賞析

這首曲子描繪了春宴現場的情景。

梅花托著白雪,柳枝隨風飄拂。小樓台在玉梅、白雪的映照下,在柳枝的圍護下,盛酒和盛肉的樽俎,擺滿了宴席,主人與賓朋一麵歡宴,一麵觀看歌舞,好不熱鬧。“柳倚東風望眼開”是說柳枝倚靠這東風,隨風搖擺,像少女睜開的眼睛一樣,一張一合。這句用的是擬人手法,寫出了柳枝的妖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