賞析
《卜算子》,據說借用駱賓王的綽號命名(駱寫詩好用數名,人稱“卜算子”)。北宋時盛行此曲。萬樹《詞律》以為取義於“賣卜算命之人”。調始見蘇軾《東坡詞》又名《百尺樓》、《眉峰碧》、《缺月掛疏桐》、《黃鶴洞中仙》、《楚天遙》。雙調,四人四字,上下片各四句兩仄韻。兩結亦可酌增襯字,化五言為六言句,於第三字豆,故另有四人五、四人六兩體。宋教坊複演變為《卜算子慢》,八人九字,上片四仄韻,下片五仄韻。
“涼掛”兩句,繪秋晨景色。言秋月涼沁高懸空中,金風輕拂曉雲緩移。“井上”兩句,狀葉初落。言井邊的梧桐樹,看來還鬱鬱蔥蔥,沒有秋天已臨的感覺,但隻見那兒已有一片桐葉象柔美的長發似的隨風飄然而下,才忽然感到秋已至矣,所謂“一葉落而知秋至”矣。上片以秋葉落暗示老將至。也是詞的別名《缺月掛疏桐》的生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