滿江紅·無利無名

[宋朝] 張昪

無利無名,無榮無辱,無煩無惱。夜燈前、獨歌獨酌,獨吟獨笑。況值群山初雪滿,又兼明月交光好。便假饒百歲擬如何,從他老。
知富貴,誰能保。知功業,何時了。算簞瓢金玉,所爭多少。一瞬光陰何足道,便思行樂常不早。待春來攜酒殢東風,眠芳草。

譯文及注釋

譯文
不重視名利和榮辱,就不會有一切煩惱。夜晚在燭燈前獨自唱歌、獨自喝酒、獨自沉吟、獨自大笑。加上群山雪滿和明月朗照的美景,心情更為舒暢。就算是再增加一百歲壽命又能怎樣,還不是一樣要老去。
富貴不能永葆,建功立業又何時能了。金錢富貴又能爭到多少?光陰易逝,應當抓緊時間及時行樂。等到春天到來時,要立刻帶上酒饌去留住東風,無拘無束地躺臥在芳草之上。

注釋
滿江紅:詞牌名,又名《上江虹》、《念良遊》、《傷春曲》,是唐教坊曲。
況值:正值、恰巧。
交光:互相輝映。
假:如果。
饒(ráo):加上,增加。
擬(nǐ):打算。
簞(dān)瓢(piáo)金玉:謂一貧一富。簞,古代盛飯的圓竹器;瓢,飲器。簞瓢,指貧窮生活;金玉,指寶貴豪奢的生活。
殢(tì):困擾、糾纏不清;滯留。
東風:春風。

創作背景

張昪八十歲時,遠親近鄰都來祝壽,張昪取出自己親手釀製的米酒,殺雞宰鵝,與鄉親們共飲。席間,張昪豪情勃發,擊杯而歌,吟詠出這首《滿江紅》詞。

賞析

上片的首句“無利無名,無榮無辱,無煩無惱”直接寫出詞人不重名利的心態。“夜燈前、獨歌獨酌、獨吟獨笑”二句,寫詞人灑脫不羈的快樂生活。詞人喜歡在夜晚“獨歌獨酌、獨吟獨笑”,一個“獨”字就寫出了詞人的超然, “便假饒百歲擬如何,從他老。”表明作者就是喜愛歌酒吟笑的生活,雪月交輝的環境,至老無悔,表現了瀟灑的人生觀。

下片則闡發議論。“知富貴,誰能保。知功業,何時了”一句感慨富貴難保,生命的時光有限,傳達出要抓緊時間,及時行樂的思想。末句“待春來攜酒帶東風,眠芳草”再以攜酒遊春的計劃收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