譯文及注釋
譯文
我喜歡的並不隻是雪花輕舞飛揚的姿態,還有它那不懼寒冷的精神。無根卻似有根,有著人間富貴之花不可比擬的高潔之姿。
謝道韞去世後有誰真正了解、憐惜它呢?漂泊天涯,在寒冷的月光和悲笳聲中任西風吹向無際的大漠。
注釋
采桑子:詞牌名,詞名由樂府相和歌辭《采桑曲》(陌上桑)變來,它本是大曲的“摘遍”。又名“醜奴兒”、“醜奴兒令”、“羅敷豔歌”、“羅敷媚”。
賞析
該詞寄托了天涯行役之苦,如雪花之漂泊無依般,體現了詞人心中的清高孤傲無人同與的悲涼之感。詞中詞人拋開了詠雪的成規,把雪花當作跟牡丹一樣的“花兒”來歌詠,營造一種新奇的錯位,表現了詞人天馬行空、自由揮灑而獨出機杼的高超才調。
決句倒卷而出。先設想一種責詰,然後對此責難作出答複:自己所愛者不隻是雪花的輕倩飄灑,而且更是她那種冰雪精神。再躍進一層,雪花似花非花,她以無根為有根,其六出之姿,空靈瑩潔,若有若無,絲毫沒有人間富貴花——牡丹那種深根、茂葉和豐腴的體態。這,既是詞人的審美選擇,又是他對於富貴門閥種種束縛的逆反心態的反射。
創作背景
公元1678年(康熙十七年)十月,詞人扈從北巡塞上之時,驚訝於塞上的雪很凜冽,有著不用於中原的氣勢,便有感而發,寫下該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