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燕歌行》譯文及注釋
《燕歌行》
[南北朝]
孟冬初寒節氣成,悲風入閨霜依庭。
秋蟬噪柳燕辭楹,念君行役怨邊城。
君何崎嶇久徂征,豈無膏沐感鸛鳴。
對君不樂淚沾纓,辟窗開幌弄秦箏。
調弦促柱多哀聲,遙夜明月鑒帷屏。
誰知河漢淺且清,展轉思服悲明星。
譯文及注釋
譯文
初冬時節,天氣變冷,涼風透過窗隙,吹入室內,一層寒霜,鋪在小院之中。
秋蟬在柳樹上喧叫,飛回溫暖的南方,燕巢成空;想起夫君還在戍守邊城,心中哀怨。
總是走在崎嶇的山路上,戍邊抗敵,沒有你在身邊,我對梳裝打扮也毫無熱情。
日思夜想心中悲怨,淚水沾濕了衣襟;我打開窗戶,撩起帷幔,彈起秦箏,抒發滿腔的思念。
琴聲悲切哀婉,夫君啊,你是否能聽見,漫漫長夜,隻有照進屏風的月光與我作伴。
自己與丈夫難以見麵,好比天上的牛郎和織女隔著一道銀河,翻來曲去睡不著,悲思不減到薄明。
注釋
燕歌行:樂府相和歌平調曲有《燕歌行》。《樂府解題》曰:“燕,地名。言良人從役於燕,而為此曲。”本篇也是寫女子懷念到燕地邊塞戍役的丈夫的。古燕地在今河北省北部及遼寧省一帶。
孟冬:初冬。指農曆十月。
悲風:容易引起人悲傷情緒的寒風。
閨:古代女子住的內室。
噪柳:在柳樹上喧叫。
辭楹(yíng):在屋柱上築巢準備過冬。
崎嶇(qí qū):本指道路高低不平,此喻命運艱難不順。
徂征:前往邊塞從軍。
膏沐:油膏脂粉等古代女子美容品。
鸛(guàn):鸛雀,一種水鳥。
對君:疑是“思君”之誤。魏文帝《燕歌行》日:“憂來思君不敢忘,不覺淚下沾衣裳。”此詩擬之,故知是思君之誤。
纓(yīng):彩帶。
辟:開。
幌(huǎng):帷幔,窗簾。
弄:談撥。
秦箏(qín zhēng):一種形狀像瑟的弦樂器。
促:旋緊。
維屏:帳幕和屏風。
河漢:銀河。此用古詩“河漢清且淺,相去複幾許。盈盈一水間,脈脈不得語”意,喻指夫妻不得團聚。
明星:指啟明星,早晨出現於東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