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後遊》譯文及注釋

後遊

[唐朝] 杜甫

寺憶曾遊處,橋憐再渡時。
江山如有待,花柳自無私。
野潤煙光薄,沙暄日色遲。
客愁全為減,舍此複何之?

譯文及注釋

譯文
想起以前曾經遊覽過的修覺寺和橋,這次重遊對橋和寺都更生愛憐之情。
美好的江山好像也在那兒等著我的;花也綻笑臉,柳也扭柔腰,無私地奉獻著一切,歡迎我再度登臨。
清早薄如輕紗的晨曦,滋潤著大地,原野像浸透了酥油;傍晚滯留大地的餘暉,遲遲不退,沙地閃閃發光。
看了如此美好的景色,在外作客的愁悶完全減消了,除了這兒還要往哪兒去呢?

注釋
後遊:即重遊(修覺寺)。
曾(céng):一作“新”,一作“重”。
憐:愛。
有待:有所期待。《禮記·儒行》:“愛其死,以有待也;養其身,以有為也。”
煙光:雲靄霧氣。唐元稹《飲致用神曲酒三十韻》:“雪映煙光薄,霜涵霽色冷。”
暄(xuān):暖。
此:指修覺寺。複何之:又去往哪裏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