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木蘭花慢·混一後賦》譯文及注釋
《木蘭花慢·混一後賦》
[元朝]
望幹坤浩蕩,曾際會,好風雲。想漢鼎初成,唐基始建,生物如春。東風吹遍原野,但無言、紅綠自紛紛。花月留連醉客,江山憔悴醒人。
龍蛇一屈一還伸,未信喪斯文。複上古淳風,先王大典,不貴經綸。天君幾時揮手,倒銀河,直下洗囂塵。鼓舞五華鸑鷟,謳歌一角麒麟。
譯文及注釋
譯文
眼望著廣闊遠大的天地,回想起君臣的遇合猶如變幻的風雲。想當年漢唐帝業初成的時侯,萬物欣欣向榮大地溫暖如春。當東風吹遍原野新朝建立的時候,花紅葉綠顯本性,人情歡憂各紛紛。為風花雪月而流連的成醉客,對局勢保持清醒頭腦的是醒人。
龍和蛇蟄居而起,屈而複伸,料想新王朝不會輕視禮教喪斯文。應當恢複上古時代淳樸的社會風俗,繼承古代帝王的典章製度,治理國家如同理清亂麻需要費精神。老天爺何時揮手下令倒銀河,洗淨凡世的喧鬧、戰爭和灰塵。到那時,華麗的鸑鷟鳥將出來跳舞,吉祥的麒麟也會謳歌人世間的太平。
注釋
木蘭花慢:詞牌名。雙調,一百零一字,上片五平韻,下片七平韻。
混一:指元朝統一全國。
幹(qián)坤(kūn)浩蕩:天地廣闊遠大。
幹坤:《周易》中的兩個卦名,指陰陽兩種對立勢力。陽性的勢力叫做幹,幹之象為天;陰性的勢力叫做坤,坤之象為地。《易傳》認為幹的作用在使萬物發生,坤的作用在使萬物成長。引申為天地、日月、男女、父母、世界等的代稱。
際會:封建時代稱君臣遇合,得以行道,為風雲際會。
風雲:多用以比喻人的際遇。
漢鼎(dǐng)初成,唐基始建:比喻元朝建國開基,統一天下。鼎:封建時代太廟內放有九鼎,鼎代表宗廟社稷。
憔(qiáo)悴(cuì):黃瘦,瘦損。
醒人:由屈原《漁父》“眾人皆醉,而我獨醒”脫化而來,指對局勢保持清醒頭腦、誌向深遠的政治家。
龍蛇:龍和蛇,詞中比喻非常之人。
屈伸:指能根據政治清明與否決定出仕或退隱。
斯文:指禮樂製度,也指文人或儒者。
淳(chún)風:淳樸的社會風俗。
先王:指遠古時期的堯、舜、禹、湯、文、武、周公等聖賢君王。
經綸(lún):原指整理絲綢,詞中指處理國家大事。
天君:詞中指皇帝。
囂(xiāo)塵:汙濁的泥土,也用來指塵世間。
鸑(yuè)鷟(zhuó):水鳥名,古代傳說是祥瑞之鳥。
謳(ōu)歌:歌頌,讚美。
麒(qí)麟(lín):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,太平盛世才出現,是吉祥之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