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玉連環影·何處》賞析

玉連環影·何處

[清朝] 納蘭性德

何處?幾葉蕭蕭雨。濕盡簷花,花底無人語。
掩屏山,玉爐寒。誰見兩眉愁聚倚闌幹。

賞析

這是一首觸景寫情之作.細膩動人。前半首寫室外勾畫了一幅淒清的場景。後半首轉入室內,掩緊屏風熏爐中的香早已燃成灰燼,不見一絲溫暖。這一切,無不透著淒冷之意。而看花之人此時無言勝有言,是對柔弱之花被摧折的歎息,是對自身命運不能由自己掌握的悲哀。

這首小詞結構層次分明,井井有條地描摹出了一幅畫麵。先寫室外,再寫室內,最後點到愁怨之人。本篇雖短小精悍,但卻層層深入,極見情味。納蘭長於小令,由此篇亦可見一斑。一摧始便發問:何時下起了這麽大的雨?把屋簷下的花兒都淋濕了。那個惜花之人默默地看著那些被風雨摧殘的。

此詞或可視為納蘭對自身處境的一個婉曲表達,從中可見詞人內心的悲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