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恨別》譯文及注釋
譯文及注釋
譯文
我離開洛城之後便四處漂泊,遠離它已有四千裏之遙,安史之亂叛軍長驅直入中原也已經有五六年了。
草木由青變衰,我來到劍閣之外,為兵戈阻斷,在江邊漸漸老去。
我思念家鄉,憶念胞弟,清冷的月夜,思不能寐,忽步忽立。
冷落的白晝,臥看行雲,倦極而眠。令人高興的是聽說司徒已攻克河陽,正乘勝追擊敵人,急於要拿下幽燕。
注釋
這是杜甫上元元年(760)在成都寫的一首七言律詩。
洛城:洛陽
指安史之亂的叛軍。
劍外:劍閣以南,這裏指蜀地。
司徒:指李光弼,他當時任檢校司徒。上元元年三月,檢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於懷州城下。四月,又破史思明於河陽西渚。當時李光弼又急欲直搗叛軍老巢幽燕,以打破相持局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