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虞美人·銀床淅瀝青梧老》譯文及注釋

虞美人·銀床淅瀝青梧老

[清朝] 納蘭性德

銀床淅瀝青梧老,屧粉秋蛩掃。采香行處蹙連錢,拾得翠翹何恨不能言。
回廊一寸相思地,落月成孤倚。背燈和月就花陰,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。

譯文及注釋

譯文
井邊的梧桐在淅瀝的秋風秋雨中漸漸老去,所愛之人的蹤跡也在蟋蟀的嗚叫中慢慢消失。所愛之人經行之處,如今已荒無人跡,布滿了青苔。此時舊地重遊,即便拾得美人遺下的翡翠頭飾,也無法對人明言,隻能徒自傷感。
回廊之處曾經留下了多少令人刻骨相思的痕跡,而今舊地重遊,相思成灰。獨倚回廊,隻有天邊落月孤獨相伴。吹滅燈火,在月光下走近花陰,尋找過去的蹤跡。十年前的蹤跡宛然猶在,十年前的那顆心還依然在胸膛跳動。時光流逝,歲月無情,埋藏在心裏的那份情感曆久旎新彌新,難以忘懷。

注釋
原為唐教坊曲,後用為詞牌名。此調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死後地下開出一朵鮮花,因以為名。又名“一江春水”“玉壺水”“巫山十二峰”等。雙調,五十六字,上下片各四句,皆為兩仄韻轉兩平韻。
銀床:指井欄。一說為轆轤架。
淅(xī)瀝(lì):象聲詞,形容風雨聲、落葉聲等。
屧(xiè)粉:借指所戀之女子。屧,為鞋的襯底,與粉字連綴即代指女子。
秋蛩(qióng):蟋蟀。
采香:指曾與她有過一段戀情的去處。
蹙(cù):聚攏,聚集。連錢:草名,葉呈圓形,大如錢。
翠翹(qiào):女子的首飾。
回廊:用春秋吳王“響履廊”之典。宋範成大《吳郡誌》:“響履廊,在靈岩山寺。相傳吳王令西施輩步履,廊虛而響,故名。”其遺址在今蘇州市西靈岩山。作者詞中多次提及此地,是納蘭性德與戀人開始戀情的地方。
就:走進,接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