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和答元明黔南贈別》譯文及注釋
譯文及注釋
譯文
兄弟倆在離家萬裏的黔州邊遠之地,依依惜別似乎忘記了身在逆境的羈旅生涯,野猿的悲鳴使我們從離別忘情中清醒,傷心的淚水落灑落在離別時的酒杯之中。
回憶起楚懷王夢見神女朝雲暮雪之事,使我不禁想到自己的登天之夢破滅。夜雨淅淅瀝瀝,何時可以和兄長對床而臥,長聚相伴。
風雨雪交加急降,鶺鴒鳥在風雪中形影不離,鴻雁在風暴中驚慌的離散失群,飛不成行。
相必兄長你會在歸舟中常常翹首遙望天邊,頻頻回首離別的方向,從今後還要多寄來書信安慰天涯斷腸的我。
注釋
元明:黃庭堅的長兄黃大臨,字元明,弟兄兩手足情深。
萬裏:指黃庭堅《書萍鄉縣廳壁》記述兄弟相送之事:初元明自陳留出尉氏、許昌,渡漢沔。略江陵,上夔峽,過一百八盤,涉四十八渡,進餘安置於摩圍山之下。淹留數月,不忍別,士大夫共慰勉之,乃肯行,掩淚握手,為萬裏無相見期之別。”代指路途遙遠。
相看:相對。
逆旅:旅店。
三聲清淚:古樂府《巴東三峽歌》:“巴東三峽巫峽長,猿鳴三聲淚沾裳”。
觴(shāng):指酒杯。
攀天:代指仕途坎坷,阻力重重。
脊令:鳥名,即鶺鴒(jī líng)。
鴻雁:喻兄弟。
歸舟天際:引用謝脁《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橋》詩句:“天際識歸舟,雲中辨江樹。”
頻書:常常通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