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水調歌頭·滄浪亭》譯文及注釋

水調歌頭·滄浪亭

[宋朝] 蘇舜欽

瀟灑太湖岸,淡佇洞庭山。魚龍隱處,煙霧深鎖渺彌間。方念陶朱張翰,忽有扁舟急槳,撇浪載鱸還。落日暴風雨,歸路繞汀灣。
丈夫誌,當景盛,恥疏閑。壯年何事憔悴,華發改朱顏。擬借寒潭垂釣,又恐鷗鳥相猜,不肯傍青綸。刺棹穿蘆荻,無語看波瀾。

譯文及注釋

譯文
太湖岸邊的景物一片淒涼,明淨的湖水環接著洞庭山,浩渺湖泊不見魚龍的蹤影,它們被鎖在彌漫的煙霧裏。正想起範蠡和張翰的時候,忽然有一隻小船載著鱸魚,迅速駛來,撇開重重波浪。傍晚,暴風雨突撲麵而來,隻好沿著小洲彎處回航。
胸懷著幹一番事業的大誌,如今正當身強力壯的年華,恥於投閑置散隱居水鄉。為什麽壯年時就麵容憔悴,容顏變得衰老,白發蒼蒼?真想在寒冷的潭水中垂釣,但是又擔心鷗鳥猜疑妒忌,使魚兒都不肯遊近釣絲旁。還是劃著小舟穿過蘆荻去,默默地觀看湖麵浪湧濤蕩。

注釋
淡佇:安靜地佇立著。
洞庭山:太湖中的島嶼,有東洞庭、西洞庭之分。
渺彌:湖水充盈彌漫無際。
陶朱:春秋越國範蠡,輔佐勾踐滅吳後,鑒於勾踐難於共富貴,遂棄官從商。
張翰:字季鷹,吳(今江蘇蘇州)人。西晉文學家。齊王(司馬囧)執政,任為大司馬東曹掾,在洛。知囧將敗,又見秋風起,因思吳中菰菜、蓴羹、鱸魚膾,曰:“人生貴得適意爾,何能羈宦數千裏以要名爵。”遂命駕便歸。不久,囧果被殺。
撇浪:搏擊風浪。
汀灣:水中港灣。
寒潭:指在丹陽的小潭。此時作者人在蘇州。
鷗鳥相猜:《列子·黃帝》篇載,有人與鷗鳥親近,但當他懷有不正當心術後,鷗鳥便不信任他,飛離很遠。這裏反用其意,借鷗鳥指別有用心的人。
青綸:青絲織成的印綬,代指為官身份。
刺棹:即撐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