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大全

四字成語列表

成語 解釋
三支比量 古 印度 因明學的推理方法。因明法之宗、因、喻稱三支。以因、喻論證宗,稱比量。整個...
三日成魄 謂月盡後三日乃有微光。《禮記·鄉飲酒義》:“月者三日則成魄,三月則成時。” 孔穎達...
三日曲水 指三月三日聚集在環曲水渠之旁進行的流觴宴飲活動。《晉書·束晳傳》:“ 武帝 嚐問 摯...
三月三日 即上巳節。 漢 以前取農曆三月上旬之巳日, 三國 魏 以後改用三月三日,不用上巳。見《...
三方五氏 太平天囯 避“皇”及“上帝”諱,稱三皇五帝為三方五氏。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太平天囯...
三尺之木 指琴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感虛》:“三尺之木,數絃之聲,感動天地,何其神也?” 黃暉...
三尺之孤 指幼小的孤兒。語本《論語.泰伯》:“可以托六尺之孤,可以寄百裏之命,臨大節而不可...
三尺青蛇 喻劍。 明 梅鼎祚 《崑崙奴》第二折:“腰懸著百鍊鎚,胸掛著雙文鏡,袖三尺青蛇炯炯,...
三尺枯桐 三尺桐。 清 程先貞 《聽張八娘彈琴》詩:“三尺枯桐七縷絲,開囊自拂秋雲帕。”詳“ ...
三尺秋霜 喻劍。 元 穀子敬 《城南柳》第三折:“犯著咱三尺秋霜,管教你登時落葉黃。”
三尺焦桐 指琴。 漢 蔡邕 有焦尾琴,故稱。 唐 李洞 《斃驢》詩:“三尺焦桐背殘月,一條藜杖卓...
三世同爨 謂三代人在一起吃飯,和睦共處。 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德行》:“ 博陵 崔倕 ,緦麻親三...
三生杜牧 三生:佛教語。指前生、今生、來生。杜牧:唐代詩人,好作冶遊,有才華。比喻風流才子...
三代人物 宋 遺民 劉辰翁 自號。 明 楊慎 《升庵詩話·劉須溪》:“ 宋 亡之後, 劉公 ( 劉辰翁...
三百五篇 指《詩經》。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:“古者詩三千餘篇,及至 孔子 ,去其重,取可施於禮...
三同一片 指幹部、知識分子和工農群眾同吃、同住、同勞動,打成一片。 周立波 《山鄉巨變》上五...
三言之道 三句為政之道。《禮記·哀公問》:“公曰:‘敢問為政如之何?’ 孔子 對曰:‘夫婦別...
三品秀才 宋 章瑉 的外號。 宋 陳師道 《後山談叢》卷二:“ 章 學士 瑉 為布衣,以宰相自許,高...
三品蒭豆 精美的飼料。其值與三品官俸相等,故稱。《新唐書·奸臣傳上·李林甫》:“君獨不見立...
三科九旨 漢 代《公羊》學家謂《春秋》書法有三科九旨。即於三段中寓九種旨意。有 何休 、 宋衷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