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梁壓頂 |
房子塌了,房梁都已經壓到頭頂上了,可依舊不肯離開,形容某些人的戀物而不係生,亦可... |
身如泡沫 |
源見“夢幻泡影”。喻人生短暫虛幻。宋 王安石《讀維摩經有感》詩:“身如泡沫亦如風,... |
頂發絕分 |
主謂 指頭頂上的頭發披分分明。《明詩·小傳》:“郭天中,莆田人,母誕天中時,夢一道... |
暖日和風 |
參見[風和日暖]。 |
綿裏裹針 |
絲綿裏包裹著鋼針。比喻書法或詩文作品柔中有剛,或平緩中含著銳氣。 |
晉鑄刑鼎 |
魯昭公二十九年(前513),晉國大夫趙鞅和荀寅,把前執政範宣子所製的刑法刻鑄在鼎上,... |
染指羹鼎 |
見“染指於鼎” 。清·王夫之《薑齋詩話·夕堂永日緒論內篇》:“故嗣是而興者,如郭景... |
遊魚在鼎 |
見“魚遊釜中”。 |
鼎折覆𫘫 |
鼎:古代烹煮用的青銅器物,三足兩耳。𫘫:鼎內的食物。鼎足折斷,弄翻了鼎中的食物。... |
鼎折覆𫗧 |
源見“折鼎覆𫗧”。比喻不勝重任,敗壞公事。清 陳康祺《郎潛紀聞》卷九:“或純任權... |
鼎折𫗧覆 |
同“鼎折覆𫗧”。梁啟超《中國立國大方針》:“如吾子言,幾欲舉全國命脈托諸此輩,一... |
鼎折𫘫覆 |
見“鼎折覆”。 |
盛名鼎鼎 |
見【大名鼎鼎】(195頁)。 |
鼎湖龍遠 |
同“鼎成龍去”。宋 劉克莊《沁園春.六和》詞:“汾水雁飛,鼎湖龍遠,魂返今無異域香... |
鼎湖龍髯 |
源見“乘龍出鼎湖”。借指已故帝王。唐 李嶠《汾陰行》:“珠簾羽扇長寂寞,鼎湖龍髯安... |
翔鱣應符 |
源見“三鱣集”。指登公卿高位的吉兆。唐 駱賓王《上齊州張司馬啟》:“於是翔鱣應符,... |
鼎足之臣 |
偏正 指在朝的重臣。《後漢書·鄭興傳》:“居則為專念之使,人必為~,興從俗者也。”... |
三載下帷 |
同“三年不窺園”。孫為霆《一枝花.題俞壽田姻丈重遊泮水圖》套曲:“休冷笑董仲舒三... |
耕九餘三 |
參見[耕三餘一]。 |
縮項掩耳 |
並列 形容害怕、厭惡而不敢聽、不願聽的樣子。唐·羅隱《讒書·救夏商二帝》:“故千載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