派字概述
〔派〕字拚音是(pài),部首是⺡部,總筆數是9畫。
〔派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派〕字五筆是IRRU。
〔派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2F900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-CIS),十進製:194816,UTF8:F0AFA480。
派的意思
派 pài ㄆㄞˋ
基本解釋
①水的支流。九~(指長江支流之多)。
②一個係統的分支。~係。~別。~性。黨~。
③作風,風度。正~。氣~。~勢。~頭。
④分配,指定。~赴。~駐。~遣。委~。
⑤指摘。~不是。
⑥量詞(❶用於派別,如“兩~的意見爭論不休”;❷用於景色、氣象、語言等,前麵用“一”字,如“一~胡言”、“好一~北國風光”)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形聲。本義:水的支流。
2.同本義。
派,別水也。 《說文》百川派別。 左思《吳都賦》九派乎潯陽。 郭璞《江賦》茫茫九派流中國,沉沉一線穿南北。 毛澤東《菩薩蠻 · 黃鶴樓》
九派(一般指長江的很多支流);派流(水的支流)
branch;
3.泛指江河的流水 。
派合(水流匯合)
current;
4.人物、事物的係統、流別 。
派演天潢(宗族的支派。天潢:皇族);黨派;左派;新派;舊派;宗派;死硬派;保守派;宮廷派;派衍(宗教支派,繁衍)
school; faction;
5.氣派;風度 。
派勢(派頭,氣派);派式(派頭,模樣);派闊(派頭);文藝複興派的油畫;正派;官僚派。
style; manner and air;
6.由牛奶、奶油、麵粉和不同餡料做成的餅。多作為甜食在飯後吃 。
蘋果派;巧克力派。
pie;
動詞
1.派遣;差遣 。
派散(分派散發);派人去辦;派撥(調遣);選派(挑選派遣)
appoint; send; dispatch;
2.分配;分攤 。
派糧;派款;攤派;派索(攤派索取);派開(分配開來);派征(攤派征收);派取(分攤收取);派賞(分配賞給)
distribute;
3.安排 。
派撥(安排)
arrange;
4.指責 [別人的過失] 。
派不是(指責;數落)
censure;
量詞
1.用於景色、氣象、聲音、語言等,前麵用“一”字 。
一派新氣象;一派胡言。
referring to scenery, meteorology,sound,languages,etc.;
2.另見 pā。
派的國語辭典解釋
派 pài ㄆㄞˋ
詳細解釋
名
1.江河支流。
《文選 · 王儉 · 褚淵碑文》:“出江派而風翔,入京師而雷動。”唐 · 王維《漢江臨泛》詩:“楚塞三湘接,荊門九派通。”
2.人、事或學術的分支係統。
《文選 · 劉孝標 · 廣絕交論》:“然則利交同源,派流則異。”
學派、黨派、詩派。
3.作風或氣度。
派頭、氣派、正派。
4.量詞。計算派別的單位。
這兩派畫家的畫風迥然不同。
5.一種西式烘焙食品。為英語 pie的音譯。
蘋果派、檸檬派。
動
1.分配。
《紅樓夢 · 第四三回》:“老祖宗隻把他姐兒兩個交給兩位太太,一位占一個,派多派少,每位替出一分就是了。”
攤派、輪派。
2.差遣、任用。
《紅樓夢 · 第七回》:“先派兩個小子,送了這秦相公家去。”
委派、選派、派兵支援、派人送去。
3.安排。
《紅樓夢 · 第九六回》:“這屋子是要你派的。一概親友不請,也不排筵席;待寶玉好了,過了功服然後再擺席請人。”
派上用場。
4.指責。
《紅樓夢 · 第五二回》:“有的不是,都派在我們身上,又說我們不教爺禮了。”
派不是。
派的兩岸詞典解釋
派 pài ㄆㄞˋ
詳細解釋
1.有相同主張、理念、見解、作法乃至作風等的群體。
學派、流派、黨派、桐城派。
2.作法;風度。
為人正派、派頭兒、氣派。
3.差遣;安排。
指派、派車接送、派人陪同。
4.分攤;攤派。
派糧、派款、派費。
5.把過失推卸給別人;指責。
編派是非、不要隨便派我的不是。
6.一種帶餡的西式烘焙餐點,主要材料為麵粉、奶油、果醬或巧克力等。(英pie)
蘋果派、奶油蛋黃派。
7.《書》江河的支流。
楚塞三湘接,荊門九派通(唐‧王維《漢江臨泛詩》)。
8.量詞:(1)用於計算派別。
對這問題的看法可分兩派。
9.量詞:(2)用於計算語言、景象、形勢等。
一派胡言、一派興旺景象、一派大好形勢。
派字的翻譯
school of thought, sect, branch
Schulrichtung (S), entsenden (V), Gruppe
doctrine, école (de pensée), groupe, faction, secte, envoyer, dépêcher, répartir, assigner, pi (3, 1416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