冱字的意思和解釋

⼎部 共6畫 左右結構 U+51B1 CJK 基本漢字

三級漢字 通用字

⼎ 部

6 畫

4 畫

左右結構

411551

wu6

3111.7

U+51B1

E586B1

IMMVM

UGXG

冱字概述

〔冱〕字拚音是(),部首是⼎部,總筆數是6畫

〔冱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冫互)組成。

〔冱〕字倉頡碼是IMMVM,五筆是UGXG,四角碼是3111.7

〔冱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1B1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0913,UTF8:E586B1

〔冱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三級字表中。

冱的意思

hù ㄏㄨˋ

基本解釋

閉,塞:“心~涸其不化兮,形凝冰而自栗”。

凍結:“大澤焚而不能熱,河漢~而不能寒”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凍結。

大澤焚而不能熱,河漢而不能寒。 《莊子》

冱陰(陰冷之氣,凝聚不散);冱涸(冱結。凝結);冱寒(寒氣凝結)

freeze;

2.凝聚。

大攝,骨枯而血 《集韻》

condense;

形容詞

1.寒冷 。

冱凍(天寒地凍);冱冥(陰晦寒冷);冱嚴(天寒地凍)

cold;

2.閉塞的。

惟沙漠,昔聞今信然。 張養浩《上都道中》

out-of-the-way;

冱的國語辭典解釋

hù ㄏㄨˋ

詳細解釋

寒氣凝結。

《廣韻 · 去聲 · 暮韻》:“冱,寒凝。”《舊唐書 · 卷三〇 · 音樂誌三》:“火林霰雪,湯泉凝冱。”

凝結的、凍結的。

《舊唐書 · 卷三〇 · 音樂誌三》:“寒雰斂色,冱泉凝漏。”

冱的兩岸詞典解釋

hù ㄏㄨˋ

詳細解釋

1.《書》凍結;凝固。

清泉冱而不流(《文選 · 張衡 · 思玄賦》)。

2.《書》閉寒,指見不到太陽,極為寒冷。

窮冱惟沙漠,昔聞今信然(元 · 張養浩《上都道中詩》)。

冱字的翻譯

freezing; stopped up, closed off

eingefroren, gefroren

gelé, congelé, bloqué par la glace

コ ゴ こおる さえ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