刎字的意思和解釋
刎
⺉部 共6畫 左右結構 U+520E CJK 基本漢字
刎字概述
〔刎〕字拚音是(wěn),部首是⺉部,總筆數是6畫。
〔刎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勿刂)組成。
〔刎〕字倉頡碼是PHLN,五筆是QRJH,四角碼是2220.0。
〔刎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20E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1006,UTF8:E5888E。
〔刎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刎的意思
刎 wěn ㄨㄣˇ
基本解釋
①〔~頸之交〕舊稱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,如“卒相與歡,為~~~~”。
②抹脖子。自~。
詳細解釋
動詞
1.形聲。從刀,勿聲。本義:割脖子。
2.同本義。
刎,剄也。 《說文新附》卒相與歡,為刎頸之交。 《史記 · 廉頗藺相如列傳》種霸越而滅吳兮,終刎頸於屬鏤。 劉基《述誌賦》
自刎(割頸部自殺);刎脰(刎頸。割脖子,自殺)
cut one's throat;
3.割斷。
刎,斷也。 《博雅》刎,亡粉切,割也。 《玉篇》馬前不得進,後不得退,遂避而逸,因下抽刀而刎其腳。 《韓非子 · 外儲說右下》
cut off;
刎的國語辭典解釋
刎 wěn ㄨㄣˇ
詳細解釋
動
◎用刀割頸。
《戰國策 · 燕策三》:“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:‘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,乃今得聞教。’遂自刎。”《漢書 · 卷九〇 · 酷吏傳 · 田延年傳》:“聞鼓聲,自刎死。”
刎的兩岸詞典解釋
刎字的翻譯
behead, cut throat
s'égorger, se couper la gorge
フン ブン モン くびはねる たつ はね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