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字的意思和解釋

gāng

⺉部 共6畫 左右結構 U+521A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

⺉ 部

6 畫

4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253422

gāng

gong1

7220

U+521A

E5889A

BKLN

MRJH06 MRJH98 MQJH86

刚字概述

〔刚〕字拚音是(gāng),部首是⺉部,總筆數是6畫

〔刚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岡刂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刚〕字倉頡碼是BKLN,五筆是MRJH06 MRJH98 MQJH86 ,四角碼是7220

〔刚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21A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1018,UTF8:E5889A

〔刚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刚的意思

gāng ㄍㄤ

基本解釋

硬,堅強,與“”相對。~強。~直。~烈。~勁(姿態、風格等挺拔有力)。~健。~毅。~決。~正不阿( ē )。~愎自用。

恰好,恰巧。~~(a。恰好;b。才)。~好。

才。~才。~來就走。

姓。

詳細解釋

形容詞

1.形聲。從刀,岡聲。本義:堅硬。

2.同本義。

,堅也。 《增韻》,彊斷也。 《說文》撟然折。 《荀子 · 臣道》斷之以 《左傳 · 昭公六年》柔則茹之,則吐之。 《詩經 · 烝民》

剛巨(堅硬銳利的爪);剛條(堅硬的樹枝);剛木(木質堅硬的樹木);剛土(硬土)

hard;

3.堅強。

,強也。 《廣韻》柔弱勝強。 《老子》而塞。 《書 · 皋謨》吾未見者。 《論語 · 公冶長》強者必鬥其意。 《商君書 · 立本》鮑叔牙為人,愎而上悍。 《韓非子 · 十過》子曰:“毅木訥,近仁。” 《論語 · 子路》

剛明(嚴明);剛綆(剛強正直);剛氣兒(剛強的氣質);剛傲(剛強傲岸);剛猛(剛強勇猛)

firm;

4.剛正,剛直方正。

瑞生平為學,以為主,因自號峰,天下稱峰先生。 《明史 · 海瑞傳》祭彤武節方,動用安重。 《後漢書 · 祭彤傳》論

剛特(剛正而不隨流俗);剛峭(剛正嚴峻);剛亮(剛正信實);剛方(剛直方正)

upright;

5.倔強固執。

愎,好自用。 《金史 · 赤盞合喜傳》

剛戾(固執凶暴;不講道理);剛褊(固執而氣量狹小);剛求(強求);剛隘(剛愎褊急);剛狠(剛愎)

forward;

6.剛直。

然而腸激發,不遑辭候,驚擾宮中,複忤賓客。 唐 · 李朝威《柳毅傳》允性棱疾惡。 《後漢書 · 王允傳》

剛硬(剛直倔強);剛棱(剛直而有鋒芒);剛折(剛直不阿);剛切(剛直懇切)

outspoken and upright;

7.年富力強,堅強有力 。

剛捷(剛健敏捷);剛武(剛健勇武)

firm and powerful;

副詞

1.表示行為、動作隻及於某個範圍,相當於“僅僅”、“” 。

這山洞剛能容一人進去;剛強(偏偏,偏要)

barely;

2.表示事物正好達到某種程度,有“不多不少”的意思,相當於“恰好” 。

水剛剩下一杯了。

just right;

3.表示動作、行為或情況發生在不久之前,相當於“剛才”。

被太陽收拾去,卻叫明月送將來。 宋 · 蘇軾《花影》

戰鬥剛結束;剛然(剛,剛剛);剛子(剛隻。剛剛,剛才)

just now;

4.用在複句裏,後麵用“”等相呼應,表示兩件事緊接著進行 。

剛進教室,上課鈴就響了。

as soon as;

刚字的翻譯

hard, tough, rigid, strong

hart, stark (Adj)​, beständig, eben, gerade, kaum (Adv)

à l'instant, tout à l'heure, à peine, fort, ferme, du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