刭字的意思和解釋

jǐng

⺉部 共7畫 左右結構 U+522D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⺉ 部

7 畫

5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5412122

jǐng

ging2

1210

U+522D

E588AD

NMLN

CAJH

刭字概述

〔刭〕字拚音是(jǐng),部首是⺉部,總筆數是7畫

〔刭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𢀖刂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刭〕字倉頡碼是NMLN,五筆是CAJH,四角碼是1210

〔刭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22D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1037,UTF8:E588AD

〔刭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刭的意思

jǐng ㄐㄧㄥˇ

基本解釋

用刀割頸。自~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(形聲。從刀,巠聲。本義:砍頭;割頸) 同本義。

,刑也。 《說文》。段注:“剄,謂斷頭也。”而獨鹿棄之法。 《荀子 · 成相》北鄉自 《史記 · 魏公子列傳》果北鄉自剄。句卑布裳,而裹之,藏其身,而以其首免。 《左傳 · 定公四年》。 杜預注:“ 司馬已死,剄取其首。”是歲,入有自死以其頭獻者。 《韓非子 · 內儲說上》

剄拔(剄殺);剄殺(斬殺)

cut the neck; behead;

刭字的翻譯

cut throat

décapiter

ケイ くびき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