剉字的意思和解釋
剉
⺉部 共9畫 左右結構 U+5249 CJK 基本漢字
剉字概述
〔剉〕字拚音是(cuò),部首是⺉部,總筆數是9畫。
〔剉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坐刂)組成。
〔剉〕字倉頡碼是OGLN,五筆是WWFJ,四角碼是8210.0。
〔剉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249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1065,UTF8:E58989。
剉的意思
剉 cuò ㄘㄨㄛˋ
基本解釋
①古同“锉”,折損。
②古同“锉”,用銼刀去掉物體的芒角。
③鍘切。
④飼料。
⑤方言,量詞,段、截。吃一~,剝一~。
詳細解釋
動詞
1.形聲。從刀,坐聲。本義:折傷。
2.同本義。
剉,折傷也。 《說文》廉則剉。 《莊子 · 山木》剉,缺傷也。 《呂氏春秋 · 必已》注揉牙內不挫,以挫為之。 《考工記》
剉辱(折辱);剉折(挫折,失利)
break; deaden;
3.用銼刀去掉物體的芒角。後作“锉” 。
剉骨揚灰(研磨骸骨而散揚骨灰。比喻極為憤恨);剉角媒人(指骰子)
file;
4.鍘切;斬剁 。
剉斬(剁,砍);剉碓(古代用以斬斷肢體的刑具);剉薦供馬(將草墊子鍘碎為客人喂馬。比喻待客誠懇周到);剉屍(古代酷刑。割剜屍體)
chop;
5.買 。
剉藥(抓藥,到藥店買藥)
buy;
剉的國語辭典解釋
剉 cuò ㄘㄨㄛˋ
詳細解釋
動
1.折傷。
《說文解字 · 刀部》:“剉,折傷也。”《呂氏春秋 · 孝行覽 · 必己》:“成則毀,大則衰,廉則剉。”
2.砍。
南朝宋 ·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· 賢媛》:“剉諸薦以為馬草。”《魏書 · 卷一五 · 昭成子孫傳 · 秦王翰傳》:“收議害觚者高霸、程同等,皆夷五族,以大刃剉殺之。”
剉的兩岸詞典解釋
剉字的翻譯
cut, file, trim; file
ザ サ くじく き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