嚆字的意思和解釋
嚆
⼝部 共16畫 左右結構 U+5686 CJK 基本漢字
嚆字概述
〔嚆〕字拚音是(hāo),部首是⼝部,總筆數是16畫。
〔嚆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口蒿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嚆〕字倉頡碼是RTYB,五筆是KAYK,四角碼是6402.7。
〔嚆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686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2150,UTF8:E59A86。
〔嚆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嚆的意思
嚆 hāo ㄏㄠ
基本解釋
◎呼叫。~短(響箭射出後,聲音先到而箭後至,喻發生在先的事物或事物的開端)。
詳細解釋
動詞
◎呼叫。
吳人謂叫呼為嚆。 《集韻》焉知曾、 史之不為 桀、 蹠嚆矢也? 《莊子 · 在宥》。 成玄英疏:“嚆,箭鏃有吼猛聲也。”
嚆矢(響箭。喻先聲)
call out;
嚆的國語辭典解釋
嚆的兩岸詞典解釋
嚆字的翻譯
give forth sound, make noise
klingen, tönen
faire du bruit, émettre un son
コウ キョウ さけ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