垣字的意思和解釋

yuán

⼟部 共9畫 左右結構 U+57A3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⼟ 部

9 畫

6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121125111

yuán

wun4

4111.6

U+57A3

E59EA3

GMAM

FGJG

垣字概述

〔垣〕字拚音是(yuán),部首是⼟部,總筆數是9畫

〔垣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土亙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垣〕字倉頡碼是GMAM,五筆是FGJG,四角碼是4111.6

〔垣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7A3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2435,UTF8:E59EA3

〔垣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垣的意思

yuán ㄩㄢˊ

基本解釋

矮牆,牆。短~。城~。牆~。

城。省~(省城)。

官署。諫~(諫官官署)。

星的區域,古代把眾星分為上、中、下三垣。

姓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形聲。從土,亙( xuān )聲。本義:矮牆,也泛指牆。

2.同本義。

,牆也。 《說文》既勤墉。 《書 · 梓材》。馬注:“卑曰垣,高曰墉。”之高八尺。 《墨子 · 備城門》盡毀其館之 《左傳 · 襄公三十一年》為家不治產。 《漢書 · 蕭何傳》

垣衣(生在牆垣上的苔);垣堵(牆);垣屋(有圍牆的房室;圍牆和房屋)

wall;

3.城墉 。後叫省城為省垣。

wall;

4.官署的代稱。

花隱掖暮,啾啾棲鳥過。 杜甫《春宿左省詩》

government;

5.姓。

動詞

築牆圍繞。

天雲其既立兮,家願得乎雙逞。 《三國演義》

build a wall around sth.;

垣的國語辭典解釋

yuán ㄩㄢˊ

詳細解釋

1.矮牆。

《文選 · 潘嶽 · 西征賦》:“臨揜坎而累抃,步 毀垣以延佇。”

牆垣、斷壁殘垣。

2.官舍。

唐 · 皮日休《白太傅》詩:“清望逸內署,直聲驚諫垣。”

3.城市。

省垣。

4.姓。如漢代有垣恭。

垣的兩岸詞典解釋

yuán ㄩㄢˊ

詳細解釋

1.矮牆。泛指牆。

城垣、牆垣、斷壁殘垣。

2.《書》城市。

省垣(省城)。

3.姓。

垣字的翻譯

low wall

Mauer (S, Lit)​, Sterngebiet, Konstellation von Sternen (S, Astron)​, Yuan (Eig, Fam)

mur bas

オン カン ガン エン か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