墓字的意思和解釋

⼟部 共13畫 上下結構 U+5893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

⼟ 部

13 畫

11 畫

上下結構

形聲字

1222511134121

mou6

4410.4

U+5893

E5A293

TAKG

AJDF

墓字概述

〔墓〕字拚音是(),部首是⼟部,總筆數是13畫

〔墓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莫土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墓〕字倉頡碼是TAKG,五筆是AJDF,四角碼是4410.4

〔墓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893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2675,UTF8:E5A293

〔墓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墓的意思

mù ㄇㄨˋ

基本解釋

埋葬死人的地方。~穴。~地。~園。~道。~碑。墳~。~誌銘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形聲。從土,莫聲。本義:上古時期凡掘塘穴葬棺木,蓋土與堆平,不植樹者稱墓。泛指墳墓。

2.同本義。後不加區別,統稱作墓。

,丘也。 《說文》,塚也。 《廣雅》,土也。 《論衡 · 譏日》塚塋之地。 《周禮 · 墓大夫》注不登壟。 《禮記 · 曲禮》古也而不墳。 《禮記 · 檀弓》。注:“墓謂兆域,今之封塋也。”犁為田,鬆柏摧為薪。 《古詩十九首》古也而不墳。 《禮記 · 檀弓上》且立石於之門,以旌其所為。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

墓廬(墓旁的房屋);墓隧(墓前或墓室前的甬道);墓堂(墳墓前的祭堂);墓庭(墳墓周圍的庭院)

grave; tomb;

3.墓地 。

墓厲(塋地周圍界域的標誌);墓工(舊指以看風水擇墓地為職業的人);墓鄰(相鄰墓地的墓主);墓亭(墓地上的碑亭)

graveyard;

4.墓誌 。

墓石(墓誌;墓碑);墓文(墓誌);墓銘(刻在石上埋入墳中的文字);墓刻(指墓碑上的刻文)

grave marker;

5.宏偉的陵墓 。

烈士墓;墓闕(陵墓前的石建築,通常左右各一)

mausoleum;

動詞

葬。

因以宜陽郭為 《戰國策 · 秦策》。注:“葬也。”去今之而葬焉。 明 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

墓穴(埋棺材的坑穴);墓俑(殉葬用的偶像)

bury;

墓的國語辭典解釋

mù ㄇㄨˋ

詳細解釋

埋葬死者的地方。

唐 · 白居易《續古》詩一〇首之二:“古墓何代人,不知姓與名。”

墳墓、公墓。

墓的兩岸詞典解釋

mù ㄇㄨˋ

詳細解釋

1.埋葬死人的地方。

公墓、墳墓、墓碑、墓園。

2.姓。

墓字的翻譯

grave, tomb

Begräbnis (S)​, Grabmal, Grab (S)

tombe, tombeau

ボ は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