悉字的意思和解釋

⼼部 共11畫 上下結構 U+6089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

⼼ 部

11 畫

7 畫

上下結構

會意字

34312344544

sik1

2033.9

U+6089

E68289

HDP

TONU

悉字概述

〔悉〕字拚音是(),部首是⼼部,總筆數是11畫

〔悉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釆心)組成,造字法是會意字

〔悉〕字倉頡碼是HDP,五筆是TONU,四角碼是2033.9

〔悉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089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4713,UTF8:E68289

〔悉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悉的意思

xī ㄒㄧ

基本解釋

知道。洞~(很清楚地知道)。盡~。獲~。來函敬~。

盡,全。~力。~心。~數( shǔ )(完全列舉,如“不可~~”)。

詳細解釋

形容詞

會意。從心,從采。采( biàn ),辨別。心中加以辨別,很詳細。本義:詳盡) 同本義 悉,詳盡也。——《說文》 悉,盡也。——《爾雅》 占不悉。——《史記·平準書》。索隱:“盡也。” 時上所問禽獸簿甚悉。——《漢書·張釋之傳》 至孅至悉。——漢· 賈誼《論積貯疏》 詞不悉心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傳》 又

纖悉(詳細;詳盡);詳悉(詳細而全麵);悉數(一一列舉。

detailed;

副詞

[一個個]全都,[一件件]全部 悉如外人。——晉· 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 悉以谘之。——諸葛亮《出師表》 悉吾村之眾。——清· 徐珂《清稗類鈔·戰事類》 悉使羸兵負草填之。——《資治通鑒·赤壁之戰》 又

悉知底裏(對事情的內情底細完全清楚);悉皆(全都);悉備(齊備)

all; entire;

動詞

1.詳盡地敘述。

書不能意。 漢 · 司馬遷《報任安書》

elaborate; expound;

2.詳盡的知道,了解。

文亦宜然,隨時變改,難可詳 南朝梁 · 蕭統《文選》序丞相亮其朕意。 《三國誌 · 諸葛亮傳》

欣悉(高興地詳盡了解);洞悉(很清楚地知道);熟悉(知道得很清楚);來函敬悉;探悉;驚悉;詳悉(詳細知道)

know; learn;

3.盡其所有 [use up;try one’s best]。

以公之與民已矣。 《穀梁傳 · 宣公十五年》。注:“謂盡其力也。”浮以沿江。 宋 · 司馬光《資治通鑒》

悉銳(盡其全部精銳);悉甲(盡其甲兵);悉索(盡其所有;搜括)

悉的國語辭典解釋

xī ㄒㄧ

詳細解釋

全部。

《書經 · 盤庚上》:“王命眾,悉至於庭。”《文選 · 沈約 · 宋書謝靈運傳論》:“兩句之中,輕重悉異。”

詳盡、詳細。

漢 · 賈誼《說積貯》:“古之治天下,至孅至悉也。”《聊齋誌異 · 卷一一 · 樂仲》:“言女大歸日、再醮日及生子年月,曆曆甚悉。”

1.竭盡、用盡。

《戰國策 · 韓策一》:“料大王之卒,悉之不過三十萬。”《新唐書 · 卷一九三 · 忠義傳下 · 龐堅傳》:“賊將阿史那承慶悉銳攻之,傳城百裏,樹木皆刊。”

2.知道。

南朝梁 · 蕭統《文選序》:“隨時變改,難可詳悉。”唐 · 杜甫《客夜》詩:“老妻書數紙,應悉未歸情。”

得悉、洞悉、熟悉、敬悉。

姓。如上古時代有悉諸。

悉的兩岸詞典解釋

xī ㄒㄧ

詳細解釋

1.全;盡。

悉力、悉心照料、悉聽尊便、悉數奉還。

2.知道;了解。

洞悉、熟悉、獲悉、來函敬悉。

3.姓。

悉字的翻譯

know, learn about, comprehend

wissen, kennen (V)

savoir, apprendre

シツ シチ ことごとく つく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