括字的意思和解釋
括
⺘部 共9畫 左右結構 U+62EC CJK 基本漢字
括字概述
〔括〕字拚音是(kuò),部首是⺘部,總筆數是9畫。
〔括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扌舌)組成。
〔括〕字倉頡碼是QHJR,五筆是RTDG,四角碼是5206.4。
〔括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2EC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5324,UTF8:E68BAC。
〔括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。
括的意思
括 kuò ㄎㄨㄛˋ
基本解釋
①紮,束。~發(束起頭發)。~約肌。
②包容。包~。概~。總~。囊~。
詳細解釋
動詞
1.形聲。本義:結,紮束。
2.用繩或帶子結紮,捆束。
括,絜也。 《說文》。按,絜者,束也。括囊。 《易 · 坤》。注:“結也。”括,約束也。 《韓詩章句》衛北宮括。 《左傳 · 襄公三十年》。注:“子結。”羌人括領。 《淮南子 · 齊俗》內狼於囊,遂括囊口。(內:納。) 馬中錫《中山狼傳》
括囊(結紮袋口);括發(束發);括結(結紮;捆縛);括約肌。
tie;
3.引申為約束。
以禮括其君,使人於善也。 《孔叢子》
restrain;
4.阻滯;閉塞。
君子藏器於身,待時而動,何不利之有?動而不括,是以出而有獲,語成器而動者也。 《易 · 係辭下》
block;
5.包容,包括。
囊括四海。 賈誼《過秦論》
總括;概括(把事物的共同特點歸結在一起)
include;
6.搜求。
時大括人為軍士。 《北史 · 孫搴傳》
括次(搜求比次);括索(搜索;探索);括責(搜求);括率(搜刮;聚斂);括取(搜刮,掠奪);括刷(搜刮)
search for;
7.征購 。
括市(征購;搜購);括買(征購;搜購);括糴(征購民間餘糧)
purchase by the state;
8.征集 。
括兵(征兵);括馬(謂征集兵馬);括集(征集)
collect;
9.匯集。
日之夕矣,中羊下括。 《詩 · 衛風 · 君子於役》
括撮(會聚);括總(會集在一起;總括)
converge;
名詞
1.法。
law;
2.箭的末端。
括而羽之,鏃而礪之。 《孔子家語 · 子路初見》
括羽(箭末羽毛);括蔽(謂箭穿蔽體之物);括鏃(箭鏃)
end of a arrow;
括的國語辭典解釋
括 guā ㄍㄨㄚ
詳細解釋
動
1.捆束、收攏。
《禮記 · 喪大記》:“括發以麻,婦人髽帶麻於房中。”明 · 謝良《中山狼傳》:“入狼於囊,遂括囊口,肩舉驢上。”
2.包含。
《文選 · 揚雄 · 羽獵賦》:“野盡山窮,囊括其雌雄。”唐 · 白居易《初授拾遺》詩:“杜甫陳子昂,才名括天地。”
總括、概括。
3.搜尋、搜求。
《新唐書 · 卷二〇二 · 文藝傳中 · 蕭穎士傳》:“奉使括遺書趙、衛間。”
搜括。
名
◎箭末端搭扣弦的部分。
《書經 · 太甲上》:“若虞機張,往省括於度,則釋。”唐 · 孔穎達 · 正義:“括,謂矢末。”《孔子家語 · 卷五 · 子路初見》:“括而羽之,鏃而礪之,其入之不亦深乎?”
括的兩岸詞典解釋
括 guā ㄍㄨㄚ
詳細解釋
1.包含;把各方麵合在一起。
包括、簡括、概括、總括。
2.搜集;搜求。
括求、搜括。
3.箭矢的末端。
箭括。
4.對部分文句加括號。
把這段文字括起來。
5.《書》捆;束。
括發裸身,齊鳴冤苦(《聊齋誌異‧卷十‧胭脂》)。
6.姓。
括字的翻譯
include, embrace, enclose
einschließen, beifügen
lier, attacher, mettre en faisceau, inclure
カツ カチ くく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