擁字的意思和解釋

⺘部 共16畫 左右結構 U+64C1 CJK 基本漢字

⺘ 部

16 畫

13 畫

左右結構

1214155332411121

jung2

5001.4

U+64C1

E69381

QYVG

RYXY

擁字概述

〔擁〕字部首是⺘部,總筆數是16畫

〔擁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扌雍)組成。

〔擁〕字倉頡碼是QYVG,五筆是RYXY,四角碼是5001.4

〔擁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4C1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5793,UTF8:E69381

擁的意思

yōng ㄩㄥ

基本解釋

抱;擁抱。《廣韻•腫韻》:“擁,《説文》作𢹬,抱也。”《儀禮•公食大夫禮》:“左擁簠粱,右執湆以降。”又環抱;簇擁。唐李白《贈宣城趙太守悅》:“三千堂上客,出入擁平原。”

聚;聚集。《字彙•手部》:“擁,羣從也。”

圍裹。《南史•隱逸傳上•陶潛》:“敗絮自擁。”

持;執持。《廣雅•釋詁三》:“擁,持也。”引申為控製;掌握。《漢書•穀永傳》:“將軍履上將之位,食膏腴之都,任周、召之職,擁天下之樞,可謂富貴之極。”

掀卷;裹挾;推送。《宋史•忠義傳一•李若水》:“粘罕令擁之去,反顧駡益甚。”

擁護;護衛。《字彙•手部》:“擁,衛也。”

占據;占有。漢賈誼《過秦論》:“秦孝公據崤函之固,擁雍州之地。”

遮掩;蒙蔽。《集韻•鍾韻》:“擁,遮也。”《禮記•內則》:“女子出門,必擁蔽其麵。”

腫。也作“”。清翟瀬《通俗編•狀貌》:“擁腫,擁或作𦡈,亦作臃。”

曲隈。《文選•司馬相如〈上林賦〉》:“批巖衝擁,奔揚滯沛。”

阻塞。《管子•明法》:“出而道留謂之擁。”又用土或肥料培在植物根部。宋蘇軾《送周正孺知東川》:“清時養材傑,杞梓方培擁。“

擁的國語辭典解釋

yǒng ㄩㄥˇ

詳細解釋

1.抱。

《儀禮 · 公食大夫禮》:“左擁簠粱,右執湆以降。”唐 · 駱賓王《夏日夜憶張二》詩:“伏枕憂思深,擁膝獨長吟。”

左擁右抱。

2.持、拿。

《孔子家語 · 卷二 · 致思》:“擁鐮帶素,哭者不哀。”

3.圍著。

唐 · 呂溫《吐蕃別館和周十一郎中楊七錄事望白水山作》詩:“玉障擁清氣,蓮峰開白花。”《紅樓夢 · 第四九回》:“我已經打發人籠地炕去了,咱們大家擁爐作詩。”

4.聚集。

《三國誌 · 卷三五 · 蜀書 · 諸葛亮傳》:“今操已擁百萬之眾,挾天子而令諸侯,此誠不可與爭鋒。”唐 · 岑參《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》詩:“金闕曉鍾開萬戶,玉階仙杖擁千官。”

5.護衛。

《南史 · 卷一 · 宋武帝本紀》:“孟昶、諸葛長人懼,欲擁天子過江。”明 · 湯顯祖《牡丹亭 · 第四三出》:“日日風吹虜騎塵,三千犀甲擁朱輪。”

6.占有、據有。

《文選 · 賈誼 · 過秦論》:“秦孝公據崤函之固,擁雍州之地。”唐 · 王勃《上劉右相書》:“於是遭不諱之主,擁非常之位。”

7.阻塞。

《史記 · 卷一一五 · 朝鮮傳》:“真番旁眾國欲上書見天子,又擁閼不通。”唐 · 韓愈《左遷至藍關示姪孫湘》詩:“雲橫秦嶺家何在,雪擁藍關馬不前。”

yōng ㄩㄥ

詳細解釋

(一)之又音。

擁的兩岸詞典解釋

yǒng ㄩㄥˇ

詳細解釋

1.摟抱。

擁抱、相擁而泣、左擁右抱。

2.圍攏;聚集。

簇擁、前呼後擁、擁擠、蜂擁而入。

3.支持;讚成。

擁護、擁立、受民擁戴。

4.阻塞。通“”。

擁塞。

5.《書》據有;擁有。

秦孝公據崤函之固,擁雍州之地(《文選‧賈誼‧過秦論》)。

6.姓。

擁字的翻譯

embrace, hug, squeeze; crowd

fördern, stützen , halten, festhalten , Gedränge (S)

embrasser, étreindre, posséder, disposer de, se ruer vers, affluer vers

ヨウ ユ いだく